-
俄乌冲突两周年:十大影响,八大启示
编者按:2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合办的第十届(2024年春季)全球治理论坛“俄乌冲突两周年:影响与启示”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发布三份重磅研究报告。其中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第18期《俄乌冲突两周年:影响与启示》 (点击蓝色字体可下载报告全文) 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俄乌冲突追踪研究课题组撰写。2月21日 北京日报 发布报告全文,深圳卫视“关键洞察力” 栏目就报告内容、俄乌冲突两周年等相关话题采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俄乌冲突追踪研究课题组组长 王文,获得广泛关注。 现将报告全文及采访视频发布如下: ▲ 报告封面 引言 2024年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俄乌冲突作为冷战以来最大的国际事件,对于世界格局的演进和全球秩序的变化已经且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安全领域 ,俄乌冲突之后出现更多地缘冲突,世界陷入二战后最混乱的安全局势; 在 社会领域 ,俄乌冲突造成一场巨大的人类悲剧,是二战结束以来欧洲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 在 规则领域 ,俄乌冲突助推贸易、金融“泛武器化”趋势,世界出现有史以来最激烈的制裁与反制裁潮; 在 政治领域 ,俄乌冲突加剧全球阵营化对抗,世界出现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国家群体分裂; 在 观念领域 ,俄乌冲突成为全球进一步分裂的催化剂,诱发冷战后世界的思想大分流; 在 经济领域 ,俄乌冲突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全球供应链遭遇二战结束以来的最大动荡; 在 科技领域 ,俄乌冲突凸显高科技对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性,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轮高科技试验; 在 能源领域 ,俄乌冲突分化全球绿色转型进程,气候治理面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大拖延; 在 金融领域 ,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货币格局多极化的量变累积进程加快,全球资本市场出现2008年以来的最大动荡; 最后,在 全球格局 上,俄乌冲突加速推进“百年变局”,国际社会进入二战结束以来从未见过的 “大争之世” 。在上述影响之下,对于中国来说,要把握俄乌冲突下时代变革的主要特征和中长期趋势,充分做好国际国内应对。一是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中国须在适度备战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安全秩序构建,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二是 东西方阵营割裂世界 ,中国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增强在外交博弈中的灵活性; 三是 “认知战”制胜于无形 ,中国须加强对“认知战”的博弈能力建设,提升话语叙事能力; 四是 “冷战式经济格局”再露端倪 ,中国应主动制定重塑经济全球化的规则秩序; 五是 科技实力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须大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程度,推动科技开放与合作; 六是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一段时期内将继续被边缘化 ,中国应增强能源韧性; 七是 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 ,中国须加快金融业强身固本,建设金融强国; 八是 国际秩序变革的斗争性、漫长性和残酷性日趋凸显 ,中国须做好持久战准备。